關于常州公園涼亭雷擊垮塌事件的議論
時間:2024-09-12閱讀量641
2024年8月11日20時36分,常州經濟開發區橫山橋鎮遭遇強對流天氣,雷擊致芳茂山公園涼亭垮塌,有躲雨群眾被困垮塌涼亭中。事發后,市區兩級公安、應急、消防、衛健等部門全力開展救援處置行動。截至23時,搜救工作結束,16名傷者全部送醫救治,其中6人重傷。截至8月12日2時許,6名重傷者經全力搶救無效死亡,其余10人傷情穩定,已安排專人做好家屬、傷者安撫工作。目前,調查和善后處理正在積極開展中。下一步,將對相關公共設施進行全面安全排查,確保安全。
8月12日,江蘇常州,芳茂山公園坍塌涼亭事故現場已封鎖。
江蘇氣象局稱,常州所在得江蘇省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氣候,雷電活動頻發,每年都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界面新聞查詢江蘇省氣象局2021年編制的《江蘇省雷電易發區域及其防范等級劃分》發現,按照雷電災害易發程度,江蘇省雷電易發區域被劃分為三級:高易發區、中易發區和一般易發區。此次事故所在地芳茂山公園位于常州市北部的經開區,屬于“高易發區”。根據上述規范文件,公園、廣場、大型商場等屬于“人員密集場所 ”,當其處在雷電“高易發區”時,雷電防范等級為“一級”。作為一級雷電防范場所,芳茂山公園內的涼亭等建筑物是否有安裝防雷裝置?界面新聞查詢發現,《常州市公園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第三十二條規定:公園管理責任人應當在公園危險區域及作業區域設置視頻監控、警示標識等安全保障設施,公園建(構)筑物、制高點等應當依法安裝防雷裝置。一位建筑行業專家告訴界面新聞,驗收一個完善的房屋時,房屋應該都要有避雷針、避雷帶、防雷接地等防雷措施。芳茂山公園里的涼亭如果有防雷裝置,理論上不會造成很嚴重的雷擊后果。他表示,公園涼亭比較簡陋,只是一個亭子,歸屬的防雷建筑物級別會比較低,相應的防雷要求也會比較低,但要求低不能是沒有。一篇防雷行業文章介紹,公園都應該安裝避雷針,廣場、公園、景區等戶外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應符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的要求,應在調查地理、地質、土壤、氣象、環境等條件和雷電活動規律等基礎上,劃分出該場所內雷電災害高、中、低風險區,并按風險等級采取不同的防護措施。位于中風險區和高風險區不屬于第三類防雷及以上類別的孤立建(構)筑物,如亭、閣等,宜作為應急避雷(雨)場所,并安裝防直擊雷的外部防雷裝置。建設工程防雷安全由哪個政府部門管理?國務院關于優化建設工程防雷許可的決定(下稱《決定》)規定:為簡政放權,進一步明確部門責任,保障建設工程防雷安全,將氣象部門承擔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防雷裝置設計審核、竣工驗收許可,整合納入建筑工程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備案,統一由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監管。《決定》指出,要進一步強化建設工程防雷安全監管。氣象部門要加強對雷電災害防御工作的組織管理,做好雷電監測、預報預警、雷電災害調查鑒定和防雷科普宣傳,劃分雷電易發區域及其防范等級并及時向社會公布。以及,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監管的原則,切實履行建設工程防雷監管職責,采取有效措施,明確和落實建設工程設計、施工、監理、檢測單位以及業主單位等在防雷工程質量安全方面的主體責任。同時,地方各級政府要繼續依法履行防雷監管職責,落實雷電災害防御責任。